4月21-2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35屆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系列會議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會上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正積極采取措施化解風險。
周小川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開局良好,多項經濟指標企穩回升。同時,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取得了積極進展。目前,去全球化、國際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成為全球經濟的突出下行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繼續堅持倡行多邊主義,促進國際政策協調,以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和維護金融穩定。
會議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動能正在加強,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全球通縮風險有所下降。不過,發達國家仍面臨危機遺留問題、債務高企、生產率增速放緩和人口老齡化等挑戰,部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也面臨經濟不平衡、金融環境收緊和全球不確定性的負面溢出效應等挑戰。
會議呼吁各成員國繼續使用包括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在內的政策工具,加強金融風險監測,維護金融穩定。各國應在多邊框架下開展合作,確保所有人都能夠從經濟全球化和技術進步中受益,實現更具包容性的增長。
會議呼吁進一步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網,包括加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區域金融安排的合作,以及探索擴大SDR的作用;歡迎各成員國延續與基金組織的雙邊借款協議,以維持基金組織借款能力。會議重申了對強勁的、以份額為基礎的、資源充足的基金組織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網的支持;將按時完成第15次份額總檢查,包括形成新的份額公式,份額調整應提高有活力經濟體的份額占比,以反映其在世界經濟中的相對地位。
另外,4月20-21日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主要討論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和增長框架、國際金融架構及全球金融治理、促進對非洲投資倡議、金融部門發展和監管等議題。
肖捷在會上表示,2017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積極因素繼續增多,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9%。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發展新動能繼續增強,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中國有信心實現經濟增長6.5%左右的預期目標。
肖捷指出,近期全球經濟復蘇態勢向好,市場情緒趨于樂觀,但仍面臨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G20各國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繼續落實G20杭州峰會重要成果,不斷深化結構性改革,積極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不斷鞏固經濟復蘇勢頭。
周小川表示,有國家提出應關注全球失衡問題,中方認為更應關注全球失衡與現行國際金融架構之間的內在聯系。由于現行國際金融架構存在缺陷,資本流動與經常賬戶余額的變動呈反方向。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亞洲各國認識到,金融安全網不夠完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危機救助存在不足,因此儲備貨幣成為安全港,資金流向儲備貨幣國。危機后,亞洲各國致力于發展出口,并積累外匯儲備,購買發達國家的安全資產。
周小川強調,發展綠色金融具有重要意義,全球許多國家積極響應綠色金融的倡議,去年全球綠色債券市場融資額增長了一倍。中國人民銀行和英格蘭銀行共同擔任主席的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2017年的研究重點包括環境風險分析在金融業的應用,運用公共環境數據開展金融風險分析。研究小組將形成《G20綠色金融綜合報告》(2017)并提交G20漢堡峰會。周小川呼吁G20各方繼續支持和推進綠色金融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