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達6.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8%;進出口連續三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外貿觸底反彈的態勢日益明朗。
一季度的外貿取得不錯的成績。
海關總署4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達6.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8%;進出口連續三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外貿觸底反彈的態勢日益明朗。
隨著國際需求的回暖,以及中國內生的經濟復蘇,一季度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出現了明顯的量價齊升,而這又進一步傳導至PPI,并帶動了出口價格的上升,價格的傳導與循環在外貿數據回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一季度的外貿并不能代表全年,當前外貿正面臨著更為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及逆全球化勢頭,以及由此而來的貿易摩擦,而東南亞等地區的貿易替代、既有貿易動力的增長乏力、外貿本身的轉型升級等問題也亟待解決;另一方面,11個自貿區的新設以及更多FTA的推進、貿易便利化協議的生效、粵港澳大灣區、雄安新區等也正在形成新的外貿增長動能。
受訪專家認為,中國外貿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需求回暖與保護主義并存的“逆水行舟”之中,其踏出的每一步都經歷著阻力與動力的艱難“拔河”。
進出口數據連續三季度增長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8%,其中,出口3.33萬億元,增長14.8%;進口2.87萬億元,增長31.1%。
這是中國外貿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進出口的同比正增長,2016年以來,中國外貿呈現出逐季回穩向好的態勢,近五個季度的外貿增速分別為-8.2%、-1.1%、0.8%、3.8%和21.8%。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一季度世界經濟延續復蘇態勢,國內經濟也穩中向好。
外需上,繼去年12月美國、歐元區、日本制造業PMI指數達到階段性新高后,今年一季度這些指標持續攀升,今年3月,歐元區該指數再創階段性新高;新興市場中俄羅斯、印度經濟也持續擴張,國際市場的改善有利于我國出口增長。
截至3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已連續5個月穩中有升,其中反映企業訂單情況的出口企業新增訂單指數也連續5個月回升。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三個季度的外貿正增長反映出中國外貿觸底反彈的跡象正日益明朗。“我們的進出口無論是按人民幣計,還是按美元計,其增速均較大地超過了匯率貶值速度,外貿取得了實實在在的穩定增長。”
白明表示,外需回暖之下,一季度外貿回升是普遍現象,剛公布3月份數據的韓國實現了當月13.7%的出口增長,已連續五個月正增長,進口更是創下26.9%的五年來最大增幅。其他的印尼、越南、中國臺灣地區在一季度的外貿成績也都頗為亮眼。
實際上,此前公布的制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已經連續4個月上升,達到51%的高位。
交銀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3月中國對美國、歐盟、東盟出口增速達到兩位數,對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出口增速也非常高,其中對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的出口增速分別高達30.9%、36.2%、42.7%、25.1%。
進口量價齊升,價格向出口傳導
從國內看,經濟的穩中向好帶動了進口的持續增加。3月中國制造業PMI回升至51.8,連續六個月保持在51以上,進口需求隨之增加。3月進口增長20.3%,一季度進口增速高達24%。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中國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現象非常明顯。
黃頌平表示,一季度中國進口數量總體增加15.5%。其中,鐵礦砂進口量2.71億噸,增加12.2%;大豆1952萬噸,增加20%;更明顯的是,原油進口量高達1.05億噸,增加15%,一季度中國平均原油進口量為855萬桶/日,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買家。
價格方面,一季度進口價格總體上漲13.5%,其對進口增速的拉動作用達到56%。其中,鐵礦砂進口均價上漲80.5%,原油上漲64.7%,成品油上漲47%,銅上漲31.3%,大豆上漲20.6%。
黃頌平表示,進口價格的上漲,既推動進口值的明顯增長,又通過國內生產傳導到出口環節,推動了出口價格的上漲。
白明表示,“價升”主要是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回暖,其中石油價格與去年的27美元相比,已近翻番;而“量升”更多地來自國內經濟復蘇的驅動,而中國經濟的復蘇本身與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互為因果。
在這種互相刺激下,中國從去年8月開始,結束了連續54個月的PPI下降,其后連續五個月擴大,如今雖有回落,但仍維持在7.6%的高位;而在近期,隨著價格從上游向下傳導,下游部分工業品價格水漲船高,出口的價格也隨之上升,如此,進出口價格的雙雙上升也形成一個循環,并帶來進出口值的增長。
外貿“逆水行舟”
黃頌平表示,一季度的情況并不能代表全年,中國外貿形勢依然復雜,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面臨的困難也不是短期的。其初步判斷是,二季度中國進出口增幅很可能出現回落。
從全球市場看,疲軟的需求尚未得到根本改善。4月12日WTO發布的全球貿易統計報告預計2017年全球貿易量將增長2.4%,雖高于2016年實際增速1.1個百分點,但仍低于國際金融危機前的增速。
在此背景下,“逆全球化”不斷升溫,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跡象明顯,特朗普貿易政策、英國“脫歐”以及歐洲大選等更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貿易摩擦也在不斷升級,2016年中國遭遇到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多達119起,涉案金額143.4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史高點。
同時,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也存在著不確定性,受美聯儲加息預期等因素影響,今年3月以來,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CRB指數下滑,國內部分原材料價格近期也出現了明顯回調。
連平認為,隨著低基數效應的減弱以及進口價格同比增幅的收窄,未來進口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全年進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的可能性很大,今年貿易順差可能降至近3年的低值。
民生宏觀管清友團隊則指出,由于國內人口紅利消退,中國傳統的一般貿易、加工貿易的產業鏈已出現轉移。比如,此輪回暖東南亞國出口反彈時間早于中國,力度也高于中國。貿易替代的效應將遏制中國出口的反彈力度。
短期內中國的外貿也可能出現放緩:3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0.2,結束了連續4個月的環比上升走勢,與上月持平。
白明表示,先導指數的放緩意味著未來數月外貿增速將由此前的恢復性增長逐漸趨穩,不過他認為,這一指數顯示外貿可能仍會維持在一個相對中等的位置。
在白明看來,中國外貿正處于“逆水行舟”之中:一方面這艘船動力仍然強勁,另一方面也遇到了更大的阻流與暗礁。“貿易保護主義、周邊國家的貿易替代等都是阻力,不確定因素也很多。”
更重要的是新的動能正在集聚中,白明表示,今年“一帶一路”進入落地期;自貿區已經增至11個,更多的FTA也在推進中;不久前貿易便利化協議也正式生效,這有望為全球帶來一萬億美元的出口增長;而新設的粵港澳大灣區的GDP超過了整個韓國,其貿易總量堪比東京灣和紐約灣,這都將為中國外貿帶來新的增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