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個別國際機構拋出“唱空”中國經濟的言論。中國經濟到底怎么樣?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5月份統計數據給出答案:“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仍是經濟運行主基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也傳遞出“中國有潛力在中期內安全地保持強勁增長”的樂觀態度。由此可見,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勢頭并沒有改變。
觀察中國經濟,不能只看局部,而要著眼全局。今年4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前5個月投資增速出現了小幅波動,個別機構因此對中國經濟運行穩定性再生質疑。但個別指標變動更多的是基數因素或短期效應,平穩增長的勢頭可以保持。5月份,國內生產和需求穩定、物價漲幅溫和、國際收支改善,特別是前5個月城鎮新增就業超過去年同期,已完成全年計劃的一半以上。最新數據表明,中國經濟運行依然穩健。
觀察中國經濟,總量固然重要,結構更為關鍵。在“穩”的基礎上,經濟結構優化折射中國經濟新活力。5月份,服務業保持高速增長,消費“主引擎”依然強勁,服務業主導、消費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初顯。同時,今年1月至4月,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1.51萬戶,創業創新蓬勃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此外,投資結構持續改善,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所提高,顯示實體經濟活力正在增強。
觀察中國經濟,既要立足當下,也要放眼長遠。毋庸諱言,中國經濟面臨一些突出矛盾,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但問題就是方向,解決問題、破解挑戰的過程,正是中國經濟轉型蛻變的過程。當前,我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收入穩定增長和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將持續釋放消費和投資潛力,新的增長動力也在加快形成。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韌性強、空間大。
船到中游,中國經濟仍需穩扎穩打。當前,要著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發揮好營改增等減稅降費政策效應,激發市場活力,把發展信心轉化成改革決心,把經濟活力轉換為發展動力,推動經濟行穩致遠。